最新公告:

更多>>

文化园地

中等强度运动忽然热了,你知道吗?
2019-07-22 14:55:29    浏览次数:
分享到:

        近日,《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》印发,国家层面出台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。其中“全民健身运动”的“行动目标”提出: 
       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(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,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,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)人数比例达到37%及以上和40%及以上。 
        针对个人: 
        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、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,或者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身体活动。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动,达到每天6000~10000步的身体活动量。吃动平衡,让摄入的多余能量通过运动的方式消耗,达到身体各机能的平衡。 
       里面提到的“中等强度运动”成为热词,那么具体怎么衡量呢?文件有一个简单的数值: 
        中等强度运动是指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64%~76%的运动强度(最大心率等于220减去年龄)。 
       有了这个标准,我们每个人就可以自己去计算。 
        锻炼的过程中,测试自己的心率,是科学的方法。但是,实际操作可能会比较麻烦,锻炼的时间不长,更多的是人们没有这方面的习惯,人们还是习惯使用自己的经验。 
        我觉得可以这么通俗的理解,锻炼不出点汗,或者说不轻微的喘喘气,身上没有点酸痛感,这可能表明运动强度不够。运动的目的就是改变,改变我们的体质、体能,让我们的体力、协调性、耐力等得到提高,从而更能适应环境及其变化。要想达到这个改变的目的,中间过程必须要有改变,改变什么?就是我们现有的体力、耐力、协调性等水平。如果这方面较差,锻炼没有强度,也就是感觉不到酸、累,更没有喘气,这属于浅尝辄止,那么目的也就不会或不容易达到。 
        所以说,在平时舒适感的基础上加点量,体验一下,主要是结束之后是否轻松,是否感觉有劲儿,这是人们乐于继续下去的最直接感觉。不然,就会感觉茫然,没有效果,无法确定方向,坚持不住。一点一滴的感觉就是收获,人们就会产生对自己有所掌控的心理,而不是那种长期无法改变的持续亚健康对于自信心的压迫,这可以说就是运动、锻炼的重要结果。
 
        因此,这就需要我们改变一下习惯了。说到运动、锻炼,这是一个普遍性常识,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参与,方式可能不同,本质没有不一样。而效果的不同,就在于锻炼强度的差异。 
        合适的锻炼强度,才能起到改善体质、体力的效果。体力、体质稍差的人,稍加运动,就会感觉到累,这就需要循序渐进,强度由低到高逐步增加。 
        因此,所谓的运动强度具有相对性,不同基础的人,所对应的强度也不一样。可以出现喘气、酸累的症状,但必须能够快速恢复,持续时间过长,就属于过量了。这个时间怎么判断,几分钟就可以,也就是说,过几分钟,心率、呼吸就要恢复正常。随着体质增强、体力变好,这个强度指标自然就提高了,原来的强度锻炼,就感觉不足了。 
        还有就是,能够坚持。有的人可能没有受过累、吃过苦,稍感吃痛,就不愿继续了,这也不行。所以说,又涉及到毅力问题。改变自己需要决心,还需要很多东西,不是简单的一些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的。 
        这个“行动”文件写的比较详细,个人、学校、单位,都有涉及。但是作为学校、单位,不可能安排出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运动强度和运动量,还是以我们个人为主。但是,放学了,想打球,作业多;下班了,想锻炼,家务多;最终,形成了退休的老年一代热衷锻炼、小孩儿睡懒觉、中年人忙工作这么一个现实场景。 
        这种现象与我们整体经历的发展过程直接相关,在发展经济的时候,或者说这个阶段还不富裕的时候,所有的安排都围绕着经济这个核心展开,教育也不例外。在我们向富裕迈进的时候,自然而然的会发现原来由于紧张工作而忽视的锻炼和运动这个问题,并有能力和基础予以校正。但是,发展不平衡是现实,各地的行动也不一样。先不说运动,就拿垃圾分类来说,上海走在了前列,这与其经济发展基础有关,其他城市以后会逐渐跟进,健康行动也是如此。 
        很多人的锻炼集中在晚上、周末,有喜欢独自运动的,有喜欢结伴锻炼的,不管哪种,有了量化指标,便于人们掌握运动强度,最终演变为个体的经验,有助于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。而国民健康水平与一系列的卫生、保障等相关联,对于一个国家来说,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。 
        我国在慢慢进入老龄社会,提高全民健康素质,具有战略意义。王向坤

Copyright © 2018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恒滨路128号 邮编:071051
市场电话:0312-3108548    客服电话:0312-3108565    传真:0312-3108565    E-mail:jdsczx@163.com    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05007223号

冀公网安备 130652020003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