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:

更多>>

文化园地

国人的现代“时差”
2018-01-22 15:36:00    浏览次数:
分享到:

        刚过了“腊八”,农历的腊月进入了人们的计时视野,现在距离春节已经不远了,各地有很多谚语来形容每天的不同,彰显出节日的隆重和人们的期盼。这种倒计时式的过法,很容易淡化人们日常已习惯的公历时间,特别是春节前后,很多人会搞不清今天是公历的哪一天,只知道腊月多少或正月多少。
        按照中国的习俗,春节是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,作为法定假日,忙碌了一年,几乎所有的人在这几天里思想上应当是最放松的,这是中国人的“年”,与之相比,公历的标准“年”,就要逊色很多了,如果不是放假,很多人不会有太多的内心触动。一切按部就班,时间非常“正确”。但是,春节不同,就是由于思想的放松,民俗的侵染,公历时间被暂时淡忘了,人们也不会刻意去注意什么,只需记住快该上班了、快该上学了就行。
        这可能就是国人的集体“时差”,不用在意什么,一切都很自然,也不用倒什么“时差”,这个不存在,过了这个时段,又很自然的纠正过来。但是,总有一部分人由于彻底的放松,上班或开学就要刻意调整一番。
        现代人,特别是年轻一代,习惯于公历,不熟悉农历,很正常,但是春节是要过的,在时间的推进过程中,这种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传承,是不会变的,“正月初一过新年”,是国人从小就受到的教育和熏陶,这也可以看作是我们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。
        冬去春来,季节、气候的变换,人们寄予了更多的深意,寄托了人们思想情感,形成了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。
        以农历为基础,配合农时,我们有二十四节气,为了便于记忆,又有很多小的规律,如:冬至十天阳历年。冬至开始数九,现在正是四九寒天,人们从小就熟知的《九九歌》:一九二九不出手;三九四九冰上走;五九和六九,河边看杨柳;七九冻河开;八九雁归来;九九加一九,耕牛遍地走。
        腊八这天的腊八粥、腊八蒜,腊月二十三的糖官粘,这曾经是小时候令人羡慕的零食。春节前后的各项习俗开始上演,人们慢慢的走进了自己的节日。
        中国是一个勤劳的民族,在享受着节前氛围的同时,国人是一刻都手脚不停,辛苦的劳作,里里外外忙个不停。有紧张的工作赶工,也有家里家外的事物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 北方严寒的同时,南方部分地区风和日丽,而中东部地区开始大范围的冰冻和暴雪,零度线南移。即便如此,人们仍在工作,节日的临近,增加了亲人的期盼。
        年底又被称为“年关”,此时已经不同于往昔,但是,人们心里的这道坎是不会淡化的。一年了,总要有的结果,一年中的约定、承诺、目标,人们是想方设法要实现,不能达成,也要有个说法。节前的很多交往,情感之外,还有必须的经济、契约的沟通。
        这是民俗之外的民俗,最后,我们还是要喜庆的。借助便利的交通和经济的厚实,很多人都在谋划着一次出门远行,以此增加节日的新鲜体验。
        节前节后,人们忙碌着,快乐着,不知不觉间,完成了“时差”转换,随后又意气风发的投入了新的一年的打拼中。作者  王向坤

Copyright © 2018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恒滨路128号 邮编:071051
市场电话:0312-3108548    客服电话:0312-3108565    传真:0312-3108565    E-mail:jdsczx@163.com    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05007223号

冀公网安备 130652020003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