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:

更多>>

文化园地

文化分享|地摊经济说
2020-06-12 15:18:06    浏览次数:
分享到:

作者:王向坤
        时间进入到6月份,原本日渐稀少的路边摊多了起来。之前,已经进入常态的上下班模式,很多人因为柴米油盐不得不考虑行走的路线,因为,对于马路市场的整治,让人们已经熟悉的环境发生了改变,原来下班路上顺路就可以采购的蔬菜、主食不方便了。不方便的不仅仅是市场的改变,还有多年买卖形成的熟人关系。
 
        每个城市,连接居民区与主要交通干道的小街巷有很多,因为生活便利的关系,衍生出了许多依托小街巷的便民市场。附近的、周边的、以及不远处的人们大多选择此类市场作为生活物资的采购之地,每到下午下班之后,这样的市场就极为热闹,过往人员很多,构成了一座城市微观生活的景象。
        这样的马路市场有固定的摊位,有临街的门脸,也有流动的商贩,但是长期的经营,对于买卖双方,人员就会有一个大致的稳定。哪个地方有卖什么的,有什么特点,心里就会很清楚,想买卤煮、火烧、凉菜、鸡、鸭、豆制品、海鲜、鱼什么的,直接就奔了过去,买卖双方慢慢的就成了老熟人,互相照顾,量足,价格还能优惠,这不仅是生活中的默契,还是人们长期生活中的一种依赖。 
        对地方熟,对人熟,心里就放心,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,省心。很多人不太愿意主动面对陌生面孔、陌生环境,这会让人不自觉的感觉不踏实,更不用说为了一点点去斤斤计较,麻烦。所以说,人们习惯熟悉的环境,喜欢稳定的生活。 
        当然,马路市场、小街巷市场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,也存在着很多问题,交通拥挤,卫生差一些,环境嘈杂,等等,都不可避免的存在。生活在附近,就不得不每天面对。所以说,人们是既爱又恨,希望能有所改变。 
        可是,一旦拆迁,小街巷改造之后,干净了,摊贩没有了,安静了,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方便。什么不方便?生活不方便。虽然,已经建成了集中的农贸市场、菜市场,很多摊贩迁了进去,不用说,环境好,干净,但是,离家远了,不顺路了。这个不顺路还包括着人们已经形成的固有回家路线被改变了,想买菜,得专门过去一趟。
        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,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,已经建立的买卖关系里面大多包含着熟客成分,人们乐于这样。市场的变化,导致买卖关系的变化,内里是熟人关系的变化,重建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。人们在一个新的环境里,这个好,那个不好,变化很大,很不容易确定,有时,会因为一件不合意的事情,改变对于整体的看法,结果就是很长时间不愿意再去。 
        这种情况,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较常见,各种取舍、选择是在多年的经验、教训积累中沉淀下来的,不容易形成,但是,断开却很容易,搬走找不到了,就断掉了。 
        在街边的小摊中,老人们骑一个三轮车,里面有若干时令小菜,小葱、小白菜、小萝卜、小油菜、韭菜、以及香椿芽、花椒叶、根达、甚至苦菜、苣荬菜等,看着就新鲜。老人没事儿,一边摘菜,一边照顾生意。很多人路过往往会驻足买一些,不便之处就是很多老人没有移动支付,要么扫旁边的二维码,要么有二维码,手机在小孩儿手里。 
        这些曾经断档的情景,如今又回来了,国家认可地摊经济。依托原来市场的位置,马路上的摊贩多了起来,穿行过去还挺不容易。这让已经开张的农贸市场有点尴尬,里面有的摊位原先可能就是路边摊,搬进来肯定是要交费的,里外形成了生意上的竞争,有点纠结。 
        市场需要管理,需要引导,城市终究还是要发展,很多关系需要理顺,它会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。
 

扫码阅读微信版

Copyright © 2018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恒滨路128号 邮编:071051
市场电话:0312-3108548    客服电话:0312-3108565    传真:0312-3108565    E-mail:jdsczx@163.com    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05007223号

冀公网安备 130652020003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