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:

更多>>

专题文章

城市大脑与企业大脑
2017-12-18 15:47:00    浏览次数:
分享到:

       现在“**大脑”很出名,人类自恃已经具备的经济、科技等实力,一波波的开始向人类自己发起挑战,出现了很多产品和事件。2017年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有“阿尔法狗”与人类的围棋两次公开对战;12月3日,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召开,并面向全球发布了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,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云ET大脑与中国科学院光量子计算机、特斯拉垂直整合能源解决方案、微软小冰情感计算人工智能等十余项成果获奖;12月9日,“人工智能”入选“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”。
       不只是这些高大上产品,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开始面对具备人工智能的“脑”产品。QQ里可以和微软小冰对话,不过这个机器人水平可真不行,只能回答你最近的一个问题,没有连续性思维,属于自说自话,只能单向输出,逗个乐儿,互动水平比较低。不过电商平台已经引入了智能客服,能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。小米AI智能音箱“小爱同学”已经发布,网上已有很多人在训练它,与它对话,情商似乎优于同类产品的“天猫精灵”。
       在我们埋头苦干,探测管线,实现管线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时候,一个与我们自身行业有关的“大脑”出现了,这就是“城市大脑”。之前,智慧城市、智能感知等技术已经出现了很多年,沿着这个思路,落地了众多产品、服务和解决方案,其中不乏智慧管线。什么是智慧?通俗的说就是聪明,超级聪明,才谈得上智慧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,用智慧来形容它,那就得具备和人、还不是一般人一样的聪明水平,具备高级思维能力和决策水平,才可以配得上这个称谓。于是人们从智慧的感知、知识、记忆、理解、逻辑、辨别、计算、分析、判断、决定等多种能力出发,来架构智慧城市的模型,最重要的就是感知、辨别、分析、判断、决定。如今声音、视频及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能力已经不是问题,目前从技术上主要集中在辨别、分析、判断能力的研发和提升,这些能力一旦具备,作出决定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。
       根据行业实践,技术已经在不同层面突破,科大讯飞、百度在声音识别上,多家企业在人脸等图像、视频识别上具备了成熟技术,正在向多个行业推广方案。所谓“大脑”,就跟人一样,需要跟人、跟物打交道,做出识别、分析、判断、决定,形成互动。按人的成长期,分为婴儿、幼儿、儿童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、老年,或者说未成年、成年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脑的发育程度,也就是认知程度以及所具备的行为能力,法律上规定,未成年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,需要监护人,这个也可以作为各种大脑的层次划分。
       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很广的概念,其具体的方案可以成为城市大脑的功能组成,其水平高低由组成方案的感知、辨别、分析、判断、决定等不同环节的水平决定,也可以由“监护人”的参与程度来评判。如果在所有的链条上,完全由智能设备来决定,这可以称为一个真实的“大脑”,其水平依赖其知识的储备和学习、实践的过程,其人文、情感决定于社会化程度如何。当然,所有这些离不开人的设计和掌控,但人站在了后台,前台让给了“大脑”,由它们为人类出力、服务。
       智慧城市里,编码、信息化、GIS这些基础的东西特征还比较明显;城市大脑则把这些放在后面,突出感知、辨别、分析、判断、决定的能力特征,直接立足云计算,在交通、医疗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,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竞争,还不好说。
       对于企业大脑,企业首先是一个社会组织的缩小版,或者说是一个家庭的放大版,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社会活动,其思维、决策过程与人脑一样。一个企业的运转离不开整体的组织、协调,思维、决策主要由决策者承担,企业大脑很大程度上就是决策者大脑。在中国,权力集中是一个社会特征,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,民众思维都带有这种惯性。
       企业大脑如何思维、决策,依赖于企业的各项指标及对社会活动需求的匹配,指标数据来自于企业人、财、物等信息,企业会建立各种通道或管道、制度,保证信息的传递和畅通。企业运转依赖具体岗位人员的配合和执行,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,数据生成的周期在延长,于是不同的企业建立了日报、周报、月报制度,重要的事情随时上报,半年有评审,年底有总结,年初订计划,成了企业运行的惯例。
       很早的时候,总经理就要守着一部办公电话,随着移动通信的普及,决策者就可以离开办公室一定范围。为了解决签字审批的不便,企业办公系统成为解决方案,通过制度的调整,网上审批代替了日常大部分签字审批,管理者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加大。企业大脑的运转开始依赖网络和程序,企业的运行指标数据信息化、程序化,就成了必然趋势。
       人脑时刻处于一个复杂的环境之中,面对的是繁杂、无序的信息,会产生疲劳,需要休息,具有周期性,在记忆、不间断处理、精准计算分析方面,目前已经比不上电脑,企业大脑的部分功能向以信息计算为基础的办公系统让渡,有其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基础背景。
       如今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以前的办公年代,加上社会经济条件的提升,频繁跳槽、潇洒走人的现象比较常见。在以前,单位里因为工作的事情发火、争吵比较多,为什么?就是因为信息掌握的滞后,很多事情带有突发性,导致经营决策的被动,人的情绪很难控制。再往前推,两个国家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称、误判,而发动战争。现在呢,企业里这种现象基本没有了,借助网络、信息化,企业大脑具备了经营决策的预判能力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,企业大脑无时不在,同时还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。
       城市与企业,按人们常规的认识,是一个大和小、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,城市提供企业经营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,企业运营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推动力,企业是城市的生产力,城市是本地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,二者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。虽然城市之大,足以容纳众多的企业,但仍然存在不少这样的城市,某种产业或某家企业决定了城市的特色,甚至在地理上占据了城市的很大空间。
       深层里,城市大脑应是城市总体决策者的功能担当,因为发展初期,城市大脑体现在了城市局部功能的决策能力方面。企业大脑是城市的微观大脑,是城市大脑的微观构成,其运转的健康与否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城市大脑,企业大脑有时会占据城市大脑的重要功能,成为城市大脑运转的重要保证。
       大脑与机体的协调不只是靠指令这种简单机械的系统,还需要情感的维护,放在城市大脑、企业大脑上面,就是文化的建设、培养。短期内,这种文化会有地域、种族的差异化,长期来看,就会包容,城市大脑和企业大脑就要调整、适应,从而形成新的系统和文化。
       对于“脑”科学研究的推动,不仅中国,在世界上都很快,2017年7月8日,国务院印发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的通知(国发〔2017〕35号)。规划指出,人工智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,将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、新挑战,并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,第三步,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、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,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,智能经济、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,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。
       将来不管是公共的,还是内部的,不管是城市,还是企业,或者家庭,“大脑”治理将成为主流,“大脑”将代替绝大多数人工操作,成为人类离不开的助手。  作者    王向坤

Copyright © 2018 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 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恒滨路128号 邮编:071051
市场电话:0312-3108548    客服电话:0312-3108565    传真:0312-3108565    E-mail:jdsczx@163.com    网站备案号:冀ICP备05007223号

冀公网安备 13065202000367号